摘要
目的:研究麸炒苍术对脾虚证大鼠结肠组织通透性的影响,探讨麸炒苍术改善脾虚证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OD)、麸炒苍术高、中、低剂量组(BRA-H、BRA-M、BRA-L)、复方谷氨酰胺组(CG),10只/组。除CON组外的5组均以慢性束缚、苦寒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证模型,持续21 d。造模完成后,BRA-L、BRA-M、BRA-H组每kg大鼠体质量每天分别按5、10、20 g配制的中药煎剂2 mL灌胃,CG组按9 mg配制的复方溶液2 mL灌胃,余两组灌胃等体积的0.9%NaCl溶液,1次/d,持续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ZO-1、Claudin-1、Claudin-2和Occludin的质量分数;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细胞中p-MEK1/2及p-ERK1的蛋白表达;使用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细胞中MLCK、CAM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MOD组比较,CON、BRA-L、BRA-M、BRA-H及CG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ZO-1、Claudin-1和Occludin表达水平显著更高,Claudin-2表达水平显著更低(P<0.05,P<0.01);光镜及透射电镜下,MOD组结肠黏膜上皮及固有膜内基本结构被破坏,各治疗组则不同程度修复;MOD组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下降且结构明显异常,各治疗组则不同程度改善;与MOD组比较,CON、BRA-L、BRA-M、BRA-H及CG组结肠组织细胞中p-MEK1/2及p-ERK1蛋白表达、MLCK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更低,CAM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更高(P<0.05,P<0.01)。结论:麸炒苍术可通过调节结肠组织通透性及CAM-MLCK信号通路,双相调节结肠黏膜Claudin-1、Claudin-2等具有不同功能的紧密连接蛋白,增强肠上皮细胞屏障,修复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护胃肠功能,较好地调节和改善脾虚证大鼠结肠病理结构和功能。
-
单位医药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