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国家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经济发展逻辑的劳动关系治理系统分析框架,进而开发了一个类型学体系,最后通过梳理和比较英国、丹麦、德国和瑞典四国战后劳动关系治理的改革和发展实践,阐释了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这一新的理论模型将产业关系研究从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提升至一个动态平衡的视角。该研究表明,产业关系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斗争、谈判和合作等博弈过程定义了一个国家的主导经济发展逻辑,并进一步决定了其产业关系治理体系的特征,从而实现了对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建构主义视角的补充。这一模型也加入了全球化时代有关资本主义多样性中"趋同还是趋异"的论争,既突出了不同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中的共同要素,也对各国在追求类似目标时制度路径的多样性具有解释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