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岩黄连栓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岩黄连栓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混合菌加机械损伤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高(16.8 mg·kg-1)、中(8.4 mg·kg-1)、低(4.2 mg·kg-1)3个剂量的岩黄连栓治疗20 d,对脏器进行取材称重并计算其脏器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子宫病理形态变化;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Ig M)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岩黄连栓高、中给药组大鼠子宫肿胀得到显著抑制(P <0.05),子宫组织形态显著改善;各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 <0.01),胸腺指数和卵巢指数明显升高(P <0.05,P <0.01);血清中TNF-α、IL-6和MDA水平降低,Ig G、Ig M和SOD水平升高;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结论岩黄连栓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有一定治疗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TNF-α、IL-6及免疫蛋白Ig G、Ig M的表达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