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古时期,尤其是三代时期,孝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孔子继承了三代以来的主流思想,在周代末年"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力图为"礼乐"建立仁道的基础。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孔子自觉继承了此前的孝悌思想,并将其作为仁道的情感基础,从而为仁道的实践找到了根本;另外,孔子也努力阐发孝悌之道所具有的社会教化、政治实践功能,将家庭伦理秩序与政治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曾子作为孔门的传道之人,既继承了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也继承了孔子的上述孝悌思想。在《大学》中,曾子通过对"治国在齐其家""平天下在治其国"思想的阐述,成功地将"孝""悌""慈"与"忠恕"之道有机结合起来,将孝悌的家庭伦理观念有效地贯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