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尚有不足,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更多把传统文化教育视为知识教育和课外活动教育。事实上,只有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和维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真正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时代内涵,也才能充分实现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障作用,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