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家兔耳"胃"穴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在疾病状态下耳穴结构改变与耳穴诊治机制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5%水杨酸钠溶液灌胃制作慢性胃炎模型,1次/d,持续5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两组家兔胃黏膜、耳"胃"穴和对照穴的病理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家兔耳"胃"穴超微结构改变。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家兔胃黏膜光滑,未见或少见炎性细胞;模型组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局部上皮腺体排列稍紊乱,黏膜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有成堆淋巴细胞聚集灶。模型组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光镜下对照组耳"胃"穴和模型组对照穴的皮肤均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耳"胃"穴出现表皮角质层增生和脱落、棘层和基底层增生,真皮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组织学变化。电镜下对照组耳"胃"穴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模型组耳"胃"穴可见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角蛋白丝聚集减少,局部细胞间隙增宽,桥粒结构不清,真皮成纤维细胞活化,有髓神经线粒体增多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慢性胃炎状态下,家兔耳"胃"穴出现组织损伤和组织增生并见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耳穴-脏腑的特异性联系,耳穴结构改变是耳穴阳性反应的基础,为耳穴诊治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