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尤其是有冠状动脉损害(CALs)患儿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的变化及羧化不全骨钙素在KD并CAL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至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血管与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36例KD患儿资料,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3±1.1)岁。根据患儿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根据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将KD患儿分为CALs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s)组。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6±1.0)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采用Sigmaplot 12.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在KD及CALs诊断中的效应。结果健康对照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KD患儿的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6.4±1.6)μg/L、(14.2±1.6)μg/L、(14.3±1.7)μg/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和亚急性期KD患儿的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088、5.687,均P<0.01);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相比,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66,P>0.05)。急性期有CALs患儿、NCALs患儿的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2.9±1.2)μg/L、(15.0±1.4)μg/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711、3.891,均P<0.01);与NCALs患儿相比,急性期有CALs患儿的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171,P<0.01)。有CALs的患儿亚急性期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的水平为(13.0±1.3)μg/L,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P>0.05)。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为15.7μg/L时诊断KD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2%,阳性预测率为88%,阴性预测率为70%。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为13.7μg/时诊断KD并CALs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率为83%,阴性预测率为88%。结论羧化不全骨钙素与KD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有助于KD并CALs的诊断。
-
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