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每天1次,空白组予相同的麻醉、抓取、固定。干预3天后,切取各组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细胞中PCNA表达、胶原纤维的排列形态和表达变化。结果:各组毫针针刺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排布一致性发生改变;各组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发生改变,其中细针组较空白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针组与粗针组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均较空白组减小(均P<0.05)。结论: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均能够改变受治腧穴穴区局部组织形态、增强细胞活性和调节胶原纤维蛋白表达变化,这可能是毫针针刺治疗"通经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但规格不同,其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穴区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变化的量-效差异存在复杂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