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红火蚁的毒力

作者:张定云; 侯有明;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2(06): 741-746.
DOI:10.13323/j.cnki.j.fafu(nat.sci.).2023.06.003

摘要

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入侵生物,选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氟虫脲)、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吡丙醚)、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虫酰肼)3类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毒饵法室内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以400 mg·kg-1昆虫生长调节剂饵剂饲喂红火蚁工蚁1~3 d,部分工蚁出现行动迟缓、呆滞现象,个体间相对分散;9 d后各处理中工蚁的校正死亡率为12.21%~88.27%。其中,甲氧虫酰肼饵剂处理后工蚁的校正死亡率较高,达(88.27±1.8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LT50较短,为3.3 d;氟啶脲和苯氧威饵剂处理次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75±2.99)%和(70.11±1.56)%,LT50分别为4.3和4.8 d。质量分数高于900 mg·kg-1的甲氧虫酰肼饵剂,以及质量分数高于500 mg·kg-1的氟啶脲、苯氧威饵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显著增强,工蚁取食3种饵剂7 d的LC50分别为23.689、79.665、99.768 mg·kg-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分析可知,3种药剂对工蚁致死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取食饵剂后1~7 d。可见,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和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对红火蚁工蚁有较强的毒力,且饲喂7 d内效果明显,在该虫防治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