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男, 66岁, 因躯干、四肢孤立性皮疹4年, 阴囊坏死、腹胀3个月余于2019年4月就诊。2016年下半年开始躯干、四肢出现孤立性红色类圆形丘疹, 中间少许萎缩、坏死, 无明显痛痒。2019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诊"皮肤黏蛋白沉积症"收住入院。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密集分布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类圆形丘疹、斑片, 中央轻凹, 小部分中间萎缩, 躯干部皮疹显著。抗核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抗硬皮病7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和B抗体、抗史密斯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均阴性。左侧腰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黏蛋白沉积, 具体诊疗不详。2019年11月在原皮疹基础上, 阴囊新发水肿性红斑糜烂, 伴持续性烧灼痛, 间歇性加重, 难以忍受, 伴腹胀、纳差。无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不适。因消化道症状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诊"克罗恩病"收住入院。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密集分布花生米大小类圆形丘疹、斑片, 中央凹陷、萎缩、坏死, 阴囊腹部水肿性红斑, 触痛明显。抗核抗体检查:斑点型(1∶320);抗重组Ro-52抗体:阳性(+++)。胸部CT:双肺微小结节, 左肺舌段及下叶少许炎症。电子肠镜检查:①左半结肠多发充血、糜烂;②末端回肠多发充血;横结肠活检组织病理: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电子胃镜:①胃多发性浅溃疡并食物潴留;②十二指肠球炎。予消胀、促消化、抗炎、阴囊伤口消毒等处理后, 效果欠佳。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