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后,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现实需要,我国义务教育已转向更为艰巨的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新型政策话语统辖了义务教育各要素发展,但尚未明晰概念边界。从学理角度而言,优质均衡一方面体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展现义务教育自身特质,因而,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高位均衡所表达的阶段性意涵,直指义务教育本质性特征。义务教育并非由基本均衡直接跃入到优质均衡的过程,而是迭代呈现出“非均衡—基本均衡—过渡均衡—优质均衡”的演进现象,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表现为“过渡性优质均衡、一般性优质均衡和超越性优质均衡”三级模态。在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向超越性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社会供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要前提,学校变革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抓手,个体成长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产出,只有三者协同发力,才能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朝向超越性优质均衡的目标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