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根据出土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官府收缴田租以木券作为凭据。在木券刻上不同形状的刻齿以表示应收租的数额,如果无意间误刻了数额,即为“误券”。以“误券”收缴了田租的行为即为“租误券”。关于租误券问题,肖灿认为,当秦汉官府在发生租误券后,为了符合误刻了的征收量,应该修改税田面积,同时保持亩产量不变。杨振红认为:“如果出现误写,不能修改券书,而要以误写的券书为准,通过增减‘程’步数的方式,增加或减少每块地应缴纳‘程’的数量,使实际征收的田租额与应缴纳的田租额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