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众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垃圾清运总量逐年递增,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垃圾分类倡导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能够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有效地改善城乡环境。"桶长制"作为我国垃圾分类治理道路上的新模式,在试点期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桶长制"以公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融入了奖励机制,是公共政策主体趋向多元化的现实体现。与此同时,"桶长制"也面临着组织逻辑上的困境、公众参与意愿与行为相悖离、处罚措施的尺度与范围难以把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以公众教育为核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等解决方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