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拍方是置于柱头之上联系柱子和铺作层的横向构件,在辽、金、明、清时期建筑中广泛使用。最早使用普拍方的建筑实例为初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重建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因而普拍方的出现年代可上溯至唐。就现存唐至五代实例和壁画来看,普拍方的应用并不广泛。因而文章从玄奘塔本身及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形象来追溯普拍方的源头,认为南北朝时期常见的横楣分化出普拍方和阑额两种形式,也正因为两者在功能上部分重叠且柱间阑额于唐时成为主流,致使普拍方于时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