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新发房颤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1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围手术期新发房颤47例, 无围手术期新发房颤133例。结果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中年龄、术后平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0, P=0.002;t=-2.184, P=0.030)。与对照组相比,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住院时间长、进食时间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2, P=0.001;t=-2.577, 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较高的术后平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肿瘤低分化、肿瘤分期晚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35, P=0.018;HR=1.008, P=0.017;HR=1.950, P=0.046;HR=1.300, P=0.047)。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9.05个月和63.23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 围手术期新发房颤的发生与高龄和较高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围手术期新发房颤患者住院时间长, 全因死亡率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