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时间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体构成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6所大学教学医院回顾调查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有呼吸道标本培养致病菌阳性的HAP病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高危因素、HAP严重程度及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资料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比较早、中、晚发HAP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构成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共有562例患者入选,入院时间≤5d发病者(早发)136例,6~14d发病者(中发)326例,≥15d发病者(晚发)100例。不同时间发生的HAP的高危因素有所差异:抗生素使用率由早期的684%增至晚期的880%(P=0002),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由294%增加至460%(P=003),免疫功能受损由15%增至150%(P=0001)。分离出致病菌91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8株)、不动杆菌(148株)、克雷伯菌(132株)和肠杆菌属细菌(81株)为最多见的前5位致病菌。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发病时间的HAP中,病原体构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HAP以克雷伯菌最常见(183%),肺炎链球菌(24%)和嗜血杆菌(43%)占有一定比例;而晚发性HAP以铜绿假单胞菌(242%)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3%)为主,未发现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HAP病原体对头孢曲松的敏?
-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