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溶解态黑碳的分子标志物苯多羧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怡欣; 钟广财*; 孙悦; 耿晓飞; 莫扬之; 李可昌; 张干
来源:地球化学, 2019, 48(03): 276-283.
DOI:10.19700/j.0379-1726.2019.03.005

摘要

苯多羧酸分子标志物法是定量水体中溶解态黑碳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部分苯多羧酸,尤其是硝基苯多羧酸商业化标准品的缺失,采用该方法定量溶解态黑碳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文通过已有的苯多羧酸商业化标准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和定量9种缺少商业化标准品苯多羧酸的分析方法。并首次将菲-D10作为溶解态黑碳的替代物,指示苯多羧酸法定量溶解态黑碳过程中的损失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RSD=10.34%),方法检出限为0.67~5.38ng/L。本文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大亚湾表层水体溶解态黑碳的分布特征,其浓度范围为30.38~46.19μg/L,平均值为(38.93±6.17)μg/L,空间分布表现为从湾内到外海递减的趋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