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学生阅读时,要求家长每天签字确认,在家校平台、网络平台"留影",到班级群、朋友圈分享……随着学校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像这样的"打卡阅读"已经在小学教育中形成了一股风潮。师者以阅读的数量和连续性作为儿童阅读的效果标准,与期末考评挂钩。学生和家长不得已,只好"积极"参与。打卡的风景也千姿百态:有"标准优秀"型,孩子每天准时阅读,家长准时记录,孩子自律、家长自觉,一切美好;有"勉强应付"型,孩子一听说读书,就头疼、抓耳挠腮,迟迟完不成打卡任务;有"冒泡突进"型,平时打卡任务下达时,不见踪影,突然某天家长冒泡,所有表格记录完整;还有"彻底凉凉"型,家长和学生不参加、无应答。其实,语文阅读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一是读书贵悟,教师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比较、求异、迁移等思维品质;二是鼓励表达,语文学习应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