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异常情况和CT灌注成像参数及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h内颈动脉系统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以及血管造影等检查,并记录各项参数,评价病侧大血管的情况,在发病时、发病2周以及3个月时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有11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6h内完成检测,74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6-24小时完成检测。CTP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半影区和梗死区r CBF、r CBV和MTT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测显示血管正常者25例、血管狭窄者45例、血管闭塞者15例;在发病时、发病14 d、发病90 d时,血管狭窄者和血管闭塞者的NIHSS均高于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者和血管闭塞者发病时BI均低于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14d时血管闭塞者BI低于血管狭窄者和血管正常者,而m RS高于血管狭窄者和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NIHSS和m RS均具有下降趋势,BI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早期CT灌注成像参数水平可准确地显示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通过定量分析灌注参数对比病灶和健侧的血流灌注状态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