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从手术到死亡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解放军第451医院骨科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完成的35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从手术到死亡3~11年的随访,观察死亡原因和死亡率,髋关节功能,X线表现等的改变。纳入标准:随访资料完整,经影像学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年龄80岁以上。排除标准:失访者不予纳入。采用2检验的Fisher精确概率法对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7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可保持到80%~84. 4%,髋关节功能良好。而随访7年,80%的患者非手术原因死亡。该组35例患者在随访11年时全部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组间优良率显示术后1年和术后3年(P=0. 759)、术后3年和术后5年(P=0. 641)、术后5年和术后7年(P=0. 184)、术后7年和术后9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11),7年组和11年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58)。随着随访时间延长,X线异常发生率越来越高。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期寿命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