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 ATP敏感型钾通道 (K+ ATP)调控剂和电压依赖型钾通道 (K+ V)调控剂对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35只 SD大鼠 ,结扎左侧 L5脊神经根建立慢性神经痛模型。 3d后蛛网膜下腔留置 PE- 10导管。随机每 5只 SD大鼠为一组于术后第 7天经导管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 10 μL下列药物 :K+ ATP通道开放剂尼可的尔 (Nic) 5 μg、K+ ATP通道抑制剂格列本脲 (Gli) 2 μg、K+ V 通道抑制剂 4 -氨基吡啶 (4 - AP)2μg、吗啡 (Mor) 5μg、 Nic 5μg+Mor 5μg、 Gli 2μg+Mor 5μg、 4 - AP 2μg+Mor 5μg或等量盐水 (Sal)。注药后 2 0 m in,用热平板法测量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采用最大效应百分比 (% MPE)表示热痛敏阈值。结果 :术后第 7天左侧 L5脊神经结扎大鼠后肢痛阈较未结扎侧对照组 (右侧 )大鼠后肢痛阈明显降低 (P<0 .0 1)。蛛网膜下腔单独注射 K+ ATP通道开放剂 Nic、K+ ATP通道抑制剂 Gli、K+ V 通道抑制剂 4 - AP及 Sal不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阈 ,Nic (K+ ATP)增强 Mor镇痛效果提高痛阈 ,Gli (K+ ATP)抑制 Mor镇痛效果降低痛阈 ,而 4 - AP (K+ V)对Mor镇痛效果无影响。结论 :在脊髓水平 K+ ATP通道调节 Mor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 单位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基础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