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基线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探讨基线18F-FDG PET/CT显像不同代谢参数在FL分布、分级、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基线18F-FDG PET/CT检查的经病理证实的FL患者56例,对其基线18F-FDG PET/CT显像受累病灶的部位、密度及最大径进行总结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FL低级别组(1、2级)、高级别组(3a、3b级)与Ki-67、SUVmax、TBR和Dmax间的关系;分析FL局限期组(Ⅰ、Ⅱ期)与播散期组(Ⅲ、Ⅳ期)间SUVmax、TBR的差异。结果:基线18F-FDG PET/CT显像最高代谢病灶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腹部和颈部淋巴结,多表现为腹部和颈部多发高代谢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较大者融合成团。高、低级别组Ki-67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1,P<0.05),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Ki-67指数临界值为35%;高、低级别组间SUVmax、T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1、t=2.514,P<0.05),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12.3、4.7,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0,P>0.05)。局限期组与播散期组的SUVmax、TBR无统计学差异(t=0.534、1.212,P>0.05)。结论:FL基线18F-FDG PET/CT显像多表现为腹部和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且融合成团,代谢活性不同程度增高,基线18F-FDG PET/CT能有效评估FL患者分级并能够准确分期,代谢参数SUVmax、TBR越高,分级越高,但其与分期间无明显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