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达原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柴胡达原饮的有效成分及靶点,按照OB值和DL值进行筛选,将所获得靶点蛋白名称输入Uniprot数据库将其转换成基因名,然后将得到的基因名导入Cytoscape v3.6.0构建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的网络图,最后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按P<0.05和FDR<0.05进行筛选,对"有效成分-靶点"拓扑分析所得度值较高的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其中节点度值前10的有效成分为槲皮素,靶点分别为PTGS2,AR,ESR1,PTGS1,PRSS1,NCOA2,PPARG,NOS2,ESR2。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网络中共包含230个节点,906条边,将网络信息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可得出节点度值位于前十的靶基因,分别为STAT3,JUN,AKT1,MAPK1,MAPK3,APP,RELA,IL-6,CXCL8,MAPK14,表明上述靶点可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对上述靶点所获得的230个基因进行分析,共得到30个富集的生物过程聚类,分为175个条目,最终得到30条;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29个富集的通路聚类,分为357条通路,最终得到通路57条;度值最高的有效成分槲皮素与ACE2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成分与ACE2的结合能分布在-5 kcal/mol左右。结论:柴胡达原饮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