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无论是政府报告,抑或是学界内部,不乏有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如何培育与建设的探讨,形成了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红色化等不同倡导,也提出了理论型、实务型、通才型、全能型、就业型等不同高校培养定位的研讨。在这些充满分歧的讨论背后,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西到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有待再生产,不断涌现的社会服务需求有待再发现,不同专业的高校评价体系需要再丰富,如此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社会工作人才方得以不断被培养出来。也即,这里所要强调的专业人才不是非此即彼的分裂与切割,而是还原到社会需要之下的多元复合与自身职业生涯历程中不断进阶的纵向提升,并能够在横向的情境切换与纵观的层级转变中,游刃有余地适应角色需要、满足社会需求,肩负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的服务期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