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耳熟能详的语段出自语文课本中的《核舟记》。该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技艺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匠人精神的崇拜。其实,了解《核舟记》的人们都知道,此"核舟"是在一颗桃核上雕刻而成的作品。今天,之所以将教育和核雕文化相较聊起,也正因其过程和规律有一点相似之处,不过是匠人面对果核抑或是教育者面对教育对象。一叶一菩提,一核一世界。拿核雕来说,其文化传承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