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黑尔之旅”为代表的早期运动影像装置曾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短暂流行,后由于片源不足与影像工业化等原因渐趋衰落。此等影像装置与投映场域的贴合、交互程度远在今日之上,并允许观者具身性地与空间发生联结。与影像的同一性使得建筑空间被形塑为前者的物质性拓延,身处其间的动态观者沿想象的路径穿越虚拟旅程,并通过观视、触摸等身体行为实现从影像到建筑的解域与再域。其中,观者之身影被投射至建筑表面,叠合于影像,直接参与空间建构。此投射与精神分析同构,皆为站在主体视角进行空间转换,将某个内在于其中的影像无意识地发送至外部世界,并回返至主体与空间的映射关系。由此,逝去的部署与幸存的无意识记忆被再次唤醒,如幽灵显影般在预料之外的时刻迸现。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