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盘龙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及雷公藤多苷片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桂枝附子汤加味及盘龙灸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指数(DAS28评分)以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CR20/50/70达标情况)及安全性。【结果】(1)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退出,对照组有2例患者退出,最终治疗组有66例、对照组有68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CR20、ACR50、ACR70达标率分别为98.48%(65/66)、89.39(59/66)和24.24%(16/66),对照组分别为92.65(63/68)、50.00%(34/68)和13.24%(9/68),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ACR20、ACR50、ACR70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RF、ESR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皮疹、脱发、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呼吸道症状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盘龙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晨僵时间,降低疾病活动度,下调RF、CRP及ESR等指标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