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直接转化为诱导型神经干细胞(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i NSCs)的效率,以进一步优化诱导方法。方法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 Lenti6. 3-Sox2-IRES2-EGFP,分别采用单转录因子Sox2、小分子物质、转录因子Sox2联合小分子物质共同作用三种方法将MEFs直接转化为i NSCs。q PCR检测神经干细胞的标志基因和多潜能标志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nestin,计算i NSCs的转染效率。i NSCs在分化培养基中贴壁培养7~14 d,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标记物MAP2、GFAP和Olig2的表达。结果诱导后4~6 d,MEFs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显微镜下的结果显示诱导因子Sox2加小分子的诱导方法较单独使用Sox2和单独使用小分子物质进行诱导的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q PCR的结果证明,3组i NSCs多种神经干细胞的标志基因(Sox2、nestin、Blbp、Pax6)的表达均较MEFs明显增高,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果证明3种方法诱导的i NSCs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转录因子Sox2联合小分子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MEFs转化为i NSCs的效率且并不改变i NSCs的细胞功能特点。3组的i NSCs均具有神经干细胞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
单位同济医院;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