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前瞻性评价软块状含10%胶原的去蛋白无机牛骨(DBBM-C)与颗粒状去蛋白无机牛骨(DBBM)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的骨体积变化和稳定性差异。方法 通过牙槽骨缺损与预期种植体植入位点的关系将缺损分为Ⅰ-0的拟种植位点(18个)进行种植一期手术,种植体放置后颊侧出现5~8 mm“V”型骨开裂,同期行引导性骨再生术(GBR),试验组(DBBM-C组)10个,采用DBBM-C+胶原膜(CM),对照组(DBBM组)8个,采用DBBM+CM。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CBCT分析测量种植体唇颊侧颈部水平骨厚度(d)、45°骨厚度(d45)和骨高度(h)。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d、d45和h数值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12个月DBBM-C组d和d45数值均高于DB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d和d45变化值,DBBM-C组低于DB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变化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d、d45和h变化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研究中,DBBM-C+CM在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的骨体积变化小于DBBM+CM,DBBM-C+CM在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的稳定性优于DBBM+CM。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