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回顾总结儿童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并探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15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儿共7759例,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及其他类型胶质瘤,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向前引入法Cox回归分析筛查上述4种组织学类型患儿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759例患儿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85例(33.32%)、髓母细胞瘤2061例(26.56%)、室管膜瘤777例(10.01%)、胶质母细胞瘤443例(5.71%)、其他类型胶质瘤1893例(24.40%)。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性别(χ2=60.390,P=0.000)、年龄分布(χ2=600.318,P=0.000)、肿瘤大小(χ2=90.773,P=0.000)和原发部位(χ2=2117.948,P=0.000)、病理分级(χ2=1233.50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髓母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60.89%(1255/2061)和57.56%(255/443)];学龄期为高峰发病年龄[35.48%(2753/7759)];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以小肿瘤为主[31.30%(809/2585)和33.77%(696/2061)]且好发于小脑[42.24%(1092/2585)和59.58%(1228/2061)],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则较大[32.43%(252/777)和29.57%(131/443)]且多发生于幕上及脑室[36.81%(286/777)和65.91%(292/443)],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低级别为主[24.06%(622/2585)]。生存分析显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1%(2518/2585)、64.39%(1327/2061)、76.83%(597/777)和16.25%(72/443),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5.672,P=0.000)。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胶质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不尽一致,主要包括确诊年龄、肿瘤大小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手术切除和放疗,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手术切除均对生存预后有积极意义;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死亡风险,但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比例最高,预后较好;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相对较低,预后较差。人口统计学信息、肿瘤特征和治疗方案均为儿童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因素,手术切除可降低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其他组织学类型胶质瘤患儿的死亡风险;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但有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