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

作者:姜子豪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5): 17-23.
DOI:10.14092/j.cnki.cn11-3956/c.2022.05.003

摘要

自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一词后,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担心“奇点”的来临,那时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智能,进而威胁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视角看,人工智能无法获得主体性地位。从自我意识角度看,人工智能不具备自由意志;从“类”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不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从实践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无法进行感受性的活动。这些表明人工智能很难获得真正的主体性地位,进而不会威胁人类的主体性地位,因为主体性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