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1949—1959),艺术家周令钊创作了大量与天安门有关的艺术设计作品。围绕天安门视觉形象的建构问题,可以探讨这一图像作为国家象征的确立、艺术家基于特定时空的视觉感受和身体经验形成的"视像"与重要公共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图像在社会层面的衍化传播。对于周令钊这样把设计和装饰性语言建立在精准的写实基础上的艺术家来说,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形成的"视像"对其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所谓艺术家个体在重大集体项目中的贡献,往往就是这样一些个体经验被意识形态或公共话语充分抽象和提取之后的凝聚。
-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