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近日,我参加某初级中学的一场语文演讲比赛,发现选手们都引用一些经典名句来论证自己观点、去取悦评委与听众。引用十分贴切者,的确为演讲增色不少,但也有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者,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是"食色,性也"。"食色,性也",生活中常用,人们比较"耳熟",但未必"能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句话的"话语权"该属于谁?二是其中的"性"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话语权",有人授予"孔子",有人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