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干旱、极端湿润事件频发对作物生长带来极大威胁,研究极端干湿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地区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刻画水稻生长状况,基于1990-2020年32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分析极端干旱/湿润事件时空变化规律,基于2000-2020年NDVI分析水稻长势变化及其对极端干湿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极端干旱事件7次,2000-2009年4次,2010年后2次,频次有所减少;极端湿润事件前10年5次,中间10年2次,后11年5次,频次无明显变化但面积有所增加;重要生长期(6-8月)总NDVI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P=0.012),增速为0.0078/a,生长情况变化呈良好态势;整体上极端干旱、极端湿润事件对水稻长势都有负效应,NDVI与SPEI相关系数最高分别达0.418、-0.358。为应对极端干湿事件,相关部门应加强水稻重要生长期内的气象监测,提高抗旱涝能力,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 单位
    长江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