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举经义题的标准文体,时文兼有解经文字与文学创作的性质,代言之体使时文解经而无须泥经,为士人发挥经义、阐扬己说创造了较大余地。时文文风是朝廷功令、士林学风与士人学术背景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晚明清初时文新潮迭起,士人竞相援引新的知识资源以更新范式,原在边缘的遗文遗献由隐入显,既扩展了士人的知识世界,亦促使正统学风转移。时文不是亦步亦趋地随学风而动,而是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代表了一个与以经学、理学为主轴的精英思想若即若离的知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