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5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5例, 女20例。平均年龄(59.0±11.3)(35~79)岁。主要症状为腰痛5例, 肉眼血尿3例, 余27例为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肿瘤, 左侧22例, 右侧13例。肿瘤位于肾上极7例、中极14例、下极14例。33例行超声检查, 表现为低回声18例, 高回声10例, 等回声3例, 混合回声2例。30例行CT检查, 平扫表现为肿瘤与正常肾实质比较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 增强后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强化影, 其中12例有典型的中央星芒状瘢痕征。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肾部分切除术12例, 根治性肾切除术23例;后腹腔镜手术23例, 开放手术12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 肿瘤平均直径(4.0±2.3)(1.3~14.0)cm, 切面为黄褐色14例, 红褐色19例, 黑色和咖啡色2例。镜下观察, 肿瘤典型特征为瘤细胞呈巢状、腺泡状或管状排列, 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大小基本一致, 胞质含有丰富的嗜酸颗粒, 核圆深染, 核仁较小。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指标阳性率分别为EMA 100.0%(23/23)、E-cadherin 100.0%(20/20)、CK 96.2%(25/26)、CD117 95.5%(21/22)、p504S(AMACR) 35.0%(7/20)、CD10 33.3%(9/27)、CK7 31.0%(9/29)、Vimentin 17.2%(5/29), Ki-67均为阴性(0/28)。本组35例中4例失访, 余31例平均随访时间(46.9±25.0)(7~90)个月, 所有患者预后良好, 未见复发和转移。3例术后短期内曾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 均恢复正常。术前肉眼血尿3例, 术后血尿症状消失;腰痛5例中, 2例症状明显改善, 3例仍有腰部间断性钝痛。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较少见的肾良性肿瘤, 术前与肾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病理检查是确诊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 预后良好。因肿瘤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术后需定期随访。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