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每组41例。常规组给予患者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遵医嘱给药等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改善时间及护理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数(FEV1/FVC)、晨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和晚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变化。结果常规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6.87±2.46)、(6.53±2.11)、(6.85±1.32)和(6.70±2.16)d,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5.21±1.02)、(3.03±1.46)、(4.85±2.12)和(4.78±1.74)d。两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13、8.7342、5.1279、4.4324,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分别为(1.78±0.59)L、(60.31±1.76)%、(281.54±11.47)L/min和(310.68±11.37)L/min,临床路径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分别为(2.01±0.42)L、(64.18±8.91)%、(295.49±12.81)L/min和(316.50±12.97)L/min,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35、2.7284、5.1948、2.1606,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可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