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在评估RARC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华林; 任尚青; 吕倩; 王强; 范世达; 周放; 罗铖; 卫义; 欧勇; 王尧谦; 聂钰; 陈正军; 王东*
来源: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 11(04): 268-275.
DOI:10.19558/j.cnki.10-1020/r.2022.04.011

摘要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临床观察指标与RARC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Robotic-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RARC)的148例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观察指标与预后的关系。首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进行分组;然后对于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接着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并绘制生存曲线,再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OS和PFS的差异;最后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和PFS的危险因素,并获得风险比(Hazard Ratio, HR),本研究中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8.5mg/L、127.5g/L、3.13g/L,由此分为高前白蛋白组115例和低前白蛋白组33例,高血红蛋白组81例和低血红蛋白组67例,高纤维蛋白原组72例和低纤维蛋白原组76例。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显示:低前白蛋白组与高前白蛋白组相比,前组患者中出现合并有其他病理类型、高病理T分期的比例较高(P<0.05);低血红蛋白组与高血红蛋白组相比,前组患者中出现女性、高病理T分期的比例较高(P<0.05);高纤维蛋白原组与低纤维蛋白原组相比,前组患者中出现合并有其他病理类型的比例较高(P<0.05)。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低前白蛋白组、低血红蛋白组、高纤维蛋白原组的OS和PFS较差(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类、病理分级、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类、病理T分期、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是RA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术前评估指标。

  • 单位
    泸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