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砂岩型铀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砂体和铀矿体相关参数来研究砂体空间展布及内部差异特征与铀矿体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稳定连续,具备完整的泥-砂-泥地层结构,利于成矿流体的汇聚和运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流体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矿体多发育在受沉积微相变化控制的砂体及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部位,如砂体产状由陡变缓、厚度由厚变薄、泥岩夹层由无到有或由少增多、砂岩碎屑物由粗突然变细等,其对铀成矿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主要赋存于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富有机质的粗砂岩中,砂体厚度为10~20 m对成矿最为有利。砂体中强烈的地球化学反差度有利于铀成矿,并且矿石品位与砂岩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 单位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