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应用于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并用于指导肝病患者临床输血的意义。方法选取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感染内科2017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全部住院肝病患者(共54名)作为观察组,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肝功能不全患者(A组)、乙型肝炎患者(B组)、肝硬化患者(C组)、肝功能衰竭患者(D组);选择同期54名体检健康者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EG检测并比较2组对象R、K、α、MA、LY30、EPL的差异。观察组同时采用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及血常规检测PT、APTT、TT、FIB、AT-Ⅲ、FⅧ活性、Plt计数,比较TEG检测参数与传统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EG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R值(min)分别为5. 94±1. 16 vs 7. 18±1. 73,MA值(min)分别为56. 09±9. 39 vs 61. 03±3. 92(P<0. 01)。观察组中的肝功能不全者(A组) R值(5. 51±1. 08) m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 01);乙型肝炎(B组)和肝硬化(C组) R和MA值(min)分别为6. 33±1. 16、5. 63±1. 39和56. 59±3. 73、50. 87±7. 02,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 01);肝衰竭(D组) MA值(37. 96±10. 75) m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 01)。与传统凝血功能、血小板正常参考范围均值比较,观察组PT(13. 27±3. 28) s、APTT(39. 00±6. 97) s、TT(16. 14±2. 49) s明显延长(P<0. 01); Fib(2. 97±0. 95) g、AT-Ⅲ(76. 78±32. 85)明显减低(P<0. 01),FⅧ活性(124. 90±38. 45)增强(P<0. 01)。相关性分析:APTT与R值呈正相关(r=0. 271,P<0. 01); Plt与K值呈负相关(r=-0. 388,P<0. 01)、与α值成正相关(r=0. 391,P <0. 01)、与MA值呈正相关(r=0. 549,P <0. 01); Fib与K值呈负相关(r=-0. 466,P<0. 01)、与α值成正相关(r=0. 432,P<0. 01)。结论 TEG检测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对肝病患者治疗和成分输血有指导意义; TEG各指标结果与传统凝血功能试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 解放军武汉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