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50例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B组、ESPB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 SAPB组行前锯肌平面阻滞, ESPB组行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3组术后2、4、8、12、24、48 h静息与咳嗽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 PCIA镇痛按压次数、PCIA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早期康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术后2 h到术后48 h的静息VAS评分和咳嗽时VAS评分先升高后下降, SAPB组和ESP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SAPB组和ESP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Ramsay评分在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B组和ESPB组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术后PCIA镇痛按压次数和PCIA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SPB组和SAPB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 皮肤瘙痒和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ESPB组和SAP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B和ESPB均能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安全的镇痛, 两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相当。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