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小说这种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才升入文学正殿的文类,曾是蹲在文学共和国的街角处的"贱民"。在欧洲,当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不仅"诗人"自我赋予了一种"神性",甚至连"诗"这个词也变成"超凡脱俗的、心灵的、优美的、高贵的"等词的同义词,与"散文"相对——后者意味着"无趣的、现实的、丑陋的、笨重的、经济或商业的",等等。受此影响,夏洛蒂·勃朗特在文学学徒期曾梦想成为一个像柯勒律治那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她最终以"散文"、《简·爱》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