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小引说到吴伯箫散文,读者最熟悉的可能还是《北极星》中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几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猎户》,对他三十年代有些京派风貌的《羽书》就有些隔膜了。这种由于时代变迁和阅读风尚导致的对文学家的"误读"现象,令人每一想到,便既觉诡异,又颇无奈。拿吴伯箫来说,不识其《羽书》已是一重的遮蔽,不知其被"九一八"炮火湮灭的第一部散文集《街头夜》,岂不也是另一重遮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