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自毁型预充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冷链内外保存,对新生儿接种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查项目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进行冷链内、外不同项目组间和项目实施前后接种率比较;同时采集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项目干预策略实施后新生儿乙肝疫苗3针全程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较项目前分别提高了13.7、33.2个百分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2.66,P<0.01;χ2=107.18,P<0.01)。新生儿HBsAg阳性率从项目前的6.2%降到2.1%。完成3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为95.8%,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96.4%抗-HBs阳转儿童达到保护水平抗体(≥10mIU/ml),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48。在常温下存放1个月内,疫苗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抗体阳转率和GMT略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冷链内、外使用疫苗不良反应无差别,该疫苗与计划免疫其它疫苗联合免疫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自毁型预充式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接种是安全有效的,在冷链外保存1个月内使用也是安全有效的,该疫苗的使用对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效果显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