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俞秀松学生时代即立志改造社会,1920年到北京、上海,走向社会,决心当一社会革命家。是年夏,他参与中共创建,从事党务、团务、工运和军队工作。其革命生涯初期平顺。后来在苏联学习工作,因被控为反动组织"江浙同乡会"首领和"托派分子",革命人生遭遇挫折。虽经申诉也曾获得澄清,但冤案不断反复。他先被发配到伯力编报,后被派到新疆从政,都勉力工作。卒因被控为托派,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冤杀。直到斯大林死后才获平反。俞秀松的革命人生悲剧根源在于:联共(布)党内路线斗争,扩大混淆为阶级斗争,无比激烈残酷;党组织掌握权力者对党员打击报复,必然造成冤案;党内斗争中存在以人划线、株连干部的错误模式。而当时共产国际领导权操控于联共(布)中央之手。编入联共的中共党员,冤案申雪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