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白蛇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戏曲在特殊的十七年时期,改编者以顺应传统创作方式和民间审美心理为切入点,突显其“反封建反压迫”的主题,对情节予以一定的改写。然而,在整理与修改的过程中,改编者极力荡清白娘子身上所具有的妖魅色彩,为其塑造“情”的正当立场以抵抗法海,使得白蛇故事中所蕴含的三大原型特征,即人妖恋、才子佳人、降妖除魔,均在文本中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承继与消亡,陷入了审美价值坠落的困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