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立足于商品需求方特征,探究不同中间使用份额部门(商品需求方使用目的特征)、外省使用份额部门(商品需求方来源地特征)从公路改善中获益的程度差异。相比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商品供给方特征,贡献了需求方视角的证据。依托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公路对不同中间使用份额部门、外省使用份额部门雇佣人数和产值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当城市外部环境不变时,中间使用份额越高、外省使用份额越高的部门,其雇佣人数、产值对城市内部公路存量的弹性越大。进一步,使用交通路网图层数据、城市间贸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理论预期结果是否成立。研究发现,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增加城市内部公路,将使中间使用份额高、外省使用份额高的部门获得更多提升,其中对部门雇佣人数的提升效果弱于部门产值方面。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理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