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有效性、完全性,并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预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肿瘤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ⅢB~Ⅳ期NSCLC病人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2例,观察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组)29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采用持续静脉泵入的方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采用疾病控制率(DCR)来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近期疗效。分别检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给药后第0、2、4、6、8、10、14天血清中Ang-2的浓度。结果在第4周期后,两组间的DCR分别40.0%和76.2%(P<0.05)。治疗过程中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相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为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未出现出血等严重毒副反应。对照组第0天Ang-2水平为(1 216.2±136.8)pg/mL,第2、4、6、8、10、14天分别为(1 203.2±136.6)、(1 201.0±139.3)、(1 156.4±159.1)、(1 051.1±132.4)、(1 009.8±151.0)、(991.2±128.5)pg/mL,呈缓慢下降。观察组第0天Ang-2水平为(1 209.8±104.5)pg/mL,在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第2天(1 116.5±160.8)pg/mL始有下降趋势,第4天时(832.7±95.2)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8天(407.6±91.1)pg/mL进入平台期,并在随后一段时间第10、14天(360.5±122.2)、(379.4±101.8)pg/mL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静脉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纯化疗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以降低Ang-2浓度,根据Ang-2浓度变化情况来推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血管正常化血管窗大约在用药后4 d左右开始。Ang-2有可能成为监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
单位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