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重矿物分析方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伊洛瓦底江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胡云; 何梦颖*; 许欢; Tin Aung Myint; 张毕辉; 边紫旋; 郑洪波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 42(04): 181-193.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1112901

摘要

伊洛瓦底江是亚洲大型河流之一,其沉积物记录了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剥蚀风化信息,对该流域沉积物的溯源研究是探究高原隆升对水系演化影响的重要课题。沉积物的重矿物种类与源岩联系紧密,是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矿物鉴定分析手段层出不穷,但不同鉴定手段之间缺乏对比分析。采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TIMA与光学显微镜鉴定(optical microscope,OM)两种方法对伊洛瓦底江沉积物重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伊洛瓦底江上游主要重矿物是角闪石-石榴子石-赤/磁铁矿、钛铁矿;伊洛瓦底江下游主要重矿物是赤/磁铁矿、钛铁矿-石榴子石-黝帘石-角闪石;支流钦敦江主要重矿物组合是黝帘石-角闪石-石榴子石。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指示了伊洛瓦底江沉积物主要来自上游流经的缅甸北部构造单元的变质岩以及中/基性岩,太公-密支那带对伊洛瓦底江沉积物贡献量最大,钦敦江流域对伊洛瓦底江下游沉积物贡献量有限。但是两种方法对重矿物种类以及单个重矿物含量鉴定结果有着明显差异:TIMA方法的鉴定种类更加丰富,且其分析结果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质岩性分布的耦合程度更高,但TIMA无法区分化学性质相同的矿物;OM法对光学性质相近的矿物鉴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建议对重矿物分类程度或精确性要求更高的研究使用TIMA进行精确分析,同时辅助OM法区分化学性质相同的矿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