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南近代针织业并非学界所谓的兴起于民国初年的长沙,而是大致始于20世纪初光绪末年的浏阳。湖南针织极盛于20世纪20年代,畸形繁荣于抗战时期。抗战爆发后,即使在国货运动的倡导下,凭借江浙工厂的迁移和湘人的一致奋起,促使湖南针织业得以一时发达,不仅所需毛巾、汗衫等产品渐能自制,而且洋货输入量亦大为减少,甚至长沙还被誉为全国第二大针织工业区,但是这仅是一种畸形的繁荣。民国湖南针织业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不仅使其长期处于手工操作的不利局面,而且呈现出分工不明、织袜兼营其它纺织、所需原料依赖性较强、主销本地的状态,甚至还表现出针织厂数和规模大小、资本数额不成比例等特征。